修改公司章程要经过工商备案才能生效?分两种情况讨论-关于修改公司章程的说明

公司修改章程是否需要经过工商部门的登记备案才能生效?想必很多企业经营者对这个问题并不完全了解。实际上,公司在设立之初和后续再次修改章程这两种情形下,章程生效的条件是不同的。下面我们通过一则案例来为大家详细解读。

【案情回顾】

A公司股东为B、C。为扩充股份,A公司同意D出资500万元,占A公司股权的30%。 后A公司的公司章程中写明,D出资510万元,占公司注册资本的30%。此外,该章程还规定“本章程经公司登记机关登记后生效”。

但A公司并未将新的公司章程在相关部门备案,同时A公司也不承认D是该公司的股东,于是D向法院提起诉讼。

【律师说法】

本案争议焦点:A公司的公司章程并没有在工商部门登记,此时是否生效?

公司的章程,是股东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签订的法律文件,因此公司章程是有着合同的某些属性。当公司的股东对章程的生效时间存在争议,而《公司法》又没有特殊规定时,实践中是可以参照合同的相关法规来进行参考。

依据合同生效的有关规定,通过法定程序来修改的公司章程,应当从股东达成修改章程的合意后,就产生法律效力,而工商部门进行登记并不是公司章程生效的必要条件。

也就是说,这种情况同公司刚刚设立时制定的最初章程应报经工商部门登记后才能生效是不同的,大家要注意区分。

本案中,A公司的股东通过法定程序修改了公司的章程,修订后的章程是合法有效的,因此A公司关于修改后的公司章程因未到工商部门备案而并未生效的主张,法院最后不予支持。

通过本案,律师给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点法律知识:

首先,公司在刚刚设立之初,初始的公司章程是必须要在工商部门进行登记的,此时如果不登记本案则是不生效的。但如果在后续经营中,通过法定程序再次修改后的公司章程,则是从股东达成修改章程的合意后就产生了法律效力。

第二,对于公司来说,完善的章程是十分重要的法律文件,很多公司股东之间发生纠纷迟迟无法解决,很大程度上和公司章程的不规范有关。因此,公司在设立之初最好请专业的商事律师参与制定章程,避免章程内容违反法律或针对同一问题,错误地出现相互矛盾的规定。

第三,虽然我们前面提到后续修改的章程不到工商部门备案也能生效,但最好还是及时进行备案登记。如果因某些原因无法及时备案登记,则一定要保证章程的修改的程序符合法律规范,以免日后因程序违法引发纠纷。

例如,公司要按照公司法规定的程序召开股东会;修改章程要经过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东应在股东会决议、公司章程中签字等等。

【浩云小结】

实践中,若公司章程的不同条款针对同一问题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法院通常可以参照合同的有关法规来解决问题。如果是通过法定程序来公司章程,则公司章程自股东达成修改章程的合意后就产生法律效力。由此可见,程序合法在公司经营中是十分重要的。

仪器影像仪

影像仪测量仪

影像仪公司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5.cn/8739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股票大阴线破位连续大阴线破位洗盘
下一篇: 股票头股股票头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