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同出一师门,学徒时亲如兄弟,出徒后因师兄犯错,分道扬镳-广丰聚丰基金

过去的老北京,大买卖一般都称之为行,比如我们常说的五大行:粮行、布行、烟行、茶行、酒行,而制造东西的,一般称为作,比如八作:金、银、铜、铁、瓦、木、织纺、棉布。五行八作的铺子遍布老北京各个角落。其中,各铺子中的学徒更是老北京人中的一大特色。他们从全国四面八方而来,在北京开始了他们的学徒生涯。他们学成之后,有的返回家乡;有的留在师傅身边;有的选择创业,最成功的学徒莫过于既能在北京学有所成,又能在北京安家定居。这是所有学徒的梦想。然而,梦想实现的太容易,往往会伴随着危险。这样的危险恰恰就来自身边最亲近的人,对于学徒来说自然是师兄弟或者师傅。

瓷器画工手艺人

光绪十二年(1886年),醇亲王奕譞奉慈禧懿旨大修三海(南海、中海、北海)。一道懿旨惊动了北京甚至全国。因为工程量太大,所以,老北京凡是有些能耐的工人都上场了。其中,木工的需求量尤其大,因为所造建筑很多为木质结构,不仅需要技艺高超的木工,还需要相应的小工。当时北京有所谓的八大木厂,但真正参与此工程的木厂多达十六家。其中,以最大的兴隆木厂为首总包工程,之后分包给广丰、义和、东升、德源、三成、聚丰、天利、德顺、广泰、德兴、义升、恒顺、聚顺、隆聚、天泰等十五家木厂。十六家木厂参与工程的头目与匠夫达到一万多人。然而,由于慈禧太后经常派李莲英前去催促工程的进度,所以一万多名匠夫仍然很难按时完成这项皇差。于是,各大木厂又相继从各地召集以前从木厂走出去的学徒。

醇亲王

此时,天泰木厂的李世恩师傅想起了出师后回老家多年的二徒弟吴峰年。于是,李世恩派自己的大徒弟杜慈恩前去山东济南府寻找二师弟吴峰年。因为,李世恩知道,除了自己或大徒弟杜慈恩能把二徒弟吴峰年请来,其他人未必有这个能力。当年,杜慈恩与吴峰年是前后相差一个月拜的李世恩为师。因此,杜慈恩也就成了吴峰年的师哥。后来,在三年多的学徒期间虽然也有很多师弟拜师进入木厂,但杜慈恩与吴峰年的感情仍是最深的。师兄弟经常在木匠活上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杜慈恩比师弟吴峰年心灵手巧,很多手艺活一接触或打眼一看就能学会,而吴峰年比师兄杜慈恩专心、勤奋,有耐性。因此,师傅李世恩经常会让两位徒弟在一起,学习各自的长处,弥补各自的短板。学徒期间,两师兄弟可谓吃同碗,睡同炕,又经常共同合作打造一件木器活。当时,天泰木厂中很多精致的木器出自师兄弟之手。师傅李世恩也为自己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两位徒弟而自豪。

木工

三年的学徒时间,转眼即过,但师兄弟所吃的苦真是一言难尽。幸运的是,师兄弟都学有所成,将来在这一行肯定能端的起饭碗。但在这特殊的时刻,也让他们走在了人生的岔路口。到底是跟着师傅继续在天泰木厂干,还是自己在北京独创一番事业,当然也可回老家施展自己学到的本领。师傅李世恩肯定很希望两个徒弟都能留下来,因为两人的本领完全能让天泰木厂走的更远,同时,也可实现两人的价值,让他们在木作行闯出自己的名气。杜慈恩与吴峰年知道师傅李世恩心中的想法。两师兄弟简单商量后决定留下来,一是报恩师傅,二是他们从心底里也舍不得离开天泰木厂。当然,在老北京的木作行仍然要比其他地方挣的多。当师兄弟告诉师傅李世恩要留下的那一刻,师傅眼眶中充满了泪珠。那一夜,师徒三人聊着过往,展望未来,喝了一夜的酒。

精致的木工活

就在师兄俩想跟着师傅做出一番事业时,吴峰年的老家却送来一封急信。原来,吴峰年的父亲病危,母亲让他速速回家。吴峰年心急如焚,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去。这种事,师傅李世恩与大师兄杜慈恩自然不会挽留,只希望吴峰年回去后,处理好一切,再回来。临别时,师傅送给吴峰年十两银子,师兄杜慈恩送给他一件自己精雕细刻的木船,希望他路上一帆风顺。就这样,吴峰年匆匆上路了。经过通州,乘坐船只,到达德州府,走陆路,风尘仆仆地来到老家济南府。遗憾的是,吴峰年最终还是没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雕刻的小船

在悲痛中,料理完父亲的丧事后,吴峰年因为要赡养母亲,所以,打消了去北京的念头。期间,师傅与师兄数次来信让他回去,但都被他婉拒了。吴峰年有技艺傍身,在济南并不愁生活。他在济南的一家木厂做木工养活自己与母亲。由于勤奋刻苦,老实本分,更重要的是技艺精湛,一年后,吴峰年就成了木厂的一个小头目,并收了三个徒弟。木厂的东家既欣赏吴峰年的技艺,更敬佩吴峰年的为人。自然在工资上不会亏待他,而吴峰年也全力以赴地做好东家交代的每一项工程。两年的时间,吴峰年已家有余财,生活宽裕多了。就在这一年,二十岁的吴峰年结了婚。妻子程凤芝比他小一岁,长得年轻漂亮,做事麻利。可以说,程凤芝与吴峰年可谓天赐良缘。吴峰年在外面努力挣钱,媳妇把家里拾掇得干干净净。吴峰年的母亲也对这位儿媳妇非常满意。当然,左邻右舍也对夫妻俩投来羡慕的目光。

晚清工人

原本以为家庭能这样和和睦睦地过下去,然而一年后,母亲却因病去世。此时,家里只剩下小两口。吴峰年还像以往那样早出晚归,挣钱养家,妻子依然爽快、利落地做着家务。有时,妻子做完家务,也会出门与左邻右舍闲聊天。但媳妇从来没有耽误丈夫回家吃晚饭。每次,吴峰年回家,妻子早已做好饭菜等着他。此时的吴峰年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已经很满足了。他想这样一直过下去。然而,后来的事情并没按照他的心愿走。

手艺人

就在吴峰年在济南府干得风生水起之时,四年不见的大师兄杜慈恩不期而至。大师兄带来师傅李世恩的话,并央求吴峰年前去京师。与师兄杜慈恩相见,吴峰年喜极而泣,但对师兄与师傅让他前去京师,他犹豫不决。一是,自己在济南府已经做得很出色了;二是,自己前去京师,一开始不方便带着妻子,因为住处是个大问题。师兄杜慈恩告诉吴峰年,这次接手的是皇差,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到时不仅天泰木厂的招牌砸了,就连师父也晚节不保。一边是自己在济南的事业与妻子,一边是在京师的恩师与师兄,对于吴峰年来说,做任何选择都让他很为难。然而,师兄的一句话最终让吴峰年做出了选择。师兄告诉吴峰年:“师傅晚年最想看到的事就是让我们师兄俩再合作一次,这是他最大的心愿。”此时,吴峰年脑海中浮现出师傅的教导与恩情。他答应了师兄,前去京师,帮助师傅。

济南府外景

就这样,吴峰年忍痛舍下在济南打下的基础,和自己的妻子,返回离别四年的京师。他与师兄杜慈恩来到天泰木厂见到师傅李世恩。四年前的那一夜,师徒三人喝酒聊过去,展未来。四年后,相聚的第一夜,师徒三人同样如此。只不过这次摆在他们面前的是要全力以赴把这次皇差做好。吴峰年的到来对于师傅与师兄来说,可谓是如鱼得水。天泰木厂虽然在当时的京师所有木厂中是一家小木厂,但师徒三人的手艺在同行中很出名。

木厂普通工人

就这样吴峰年与师兄杜慈恩再次合作,让他们精湛的手艺留在了皇家建筑之上。由于,吴峰年与师兄杜慈恩是手艺傍身,所以要比一般的匠父工资多。每人每天的工资达到两千文左右。当时,清朝的一两银子是三千六百文,所以两千文就是半两多银子。而当时一斤猪肉才二十文,师兄俩每人每天的工资能买一百斤猪肉。每斗(十四斤)大米三百二十文左右,一两银子能买一百四十多斤大米,所以师兄俩每人每天能买八九十斤大米。实话说,这样的工资比那些普通的农民挣得多得多。农民看天吃饭,而师兄俩凭手艺吃饭。也就在同一年,光绪十二年(1886年),直隶地区出现洪涝灾害,大量饥民涌向京师。但这样的天灾,对吴峰年师兄俩可以说毫无影响。他们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能拿到工钱。当然,他们的工作也非常劳累,不论是酷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师兄俩都要出工,因为官监督相当严厉。

银子与铜板

就这样一年以后,吴峰年挣了一笔钱,再加上过去在济南积攒的一些钱。于是,他让妻子程凤芝来北京与他相聚。然而,妻子并不想去北京。她在信中告诉吴峰年“两个人一起在北京生活,花销很大,并让他做完活就赶紧回来。”吴峰年认为妻子是怕钱不够用。为了能让妻子安心,他紧接着又去了一封信,告诉妻子自己积攒的钱足够两人在北京过日子了。妻子却回道“应该多攒钱,为将来打算。”与妻子分别一年,只有书信相通,不能见其面,吴峰年自然想念妻子。随后,他把自己积攒的银子的具体数目告诉妻子,并以命令的口吻让妻子来北京。之后,妻子程凤芝简单地收拾好行李,前往京师与丈夫相聚。在妻子到达之前,吴峰年早已在京师租了一处不错的房子。一是为了能让妻子看到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不要再为钱发愁,二是让妻子能在京师住的舒心,毕竟是远离老家济南府。

京师房子

妻子的到来,最让吴峰年高兴的是又能吃上妻子做的饭菜了。因为在工地上干活,虽说工钱不少,但由于人多,吃的并不好。为了省钱,吴峰年又不舍得买。俗话说,皇差累死人,钦工逼人命。活计又累,又吃到不好的,所以人人抱怨不堪。尤其,师兄杜慈恩更是心有不甘,一是认为饭菜不好,二是认为给的工钱还不够多。当程凤芝来到后,不仅吴峰年有了口福,就是师兄杜慈恩也沾上了光。每天下工后,很多工人吃完饭都回到各自的木厂歇息,而吴峰年与师兄杜慈恩不吃饭而直接回家。因为妻子程凤芝早已做好了饭等着他们。师兄俩每天晚上吃着佳肴喝着小酒,快哉快哉。原本,他们想让师傅李世恩一起来,但因木厂中还有其他的学徒,师傅自然走不开。这样师兄俩喝酒后,更是无话不谈。有时妻子程凤芝也会见缝插针,说上几句。程凤芝虽然不懂得师兄俩谈论的木匠活计,但爽快利落,如王熙凤一样的利嘴,总能说几句俏皮话,惹得喝酒后的师兄俩哈哈大笑。说也奇怪,吃完饭,喝完酒,笑完后,似乎一天的疲劳都烟消云散了一般。

工人不舍得买吃的

然而,不是每个匠人都能像吴峰年与杜慈恩师兄这样有口福,大多数人吃着残羹冷炙,有时甚至还不能及时吃到。这让受苦受累的匠人们实在无法忍受。于是,以兴隆木厂的匠人为首组织了一次罢工。这次罢工的目的为的就是改善伙食。然而,胳臂扭不过大腿,仅仅过了两天,这场工人罢工就被朝廷派兵弹压下去了。为首的几个工人也进了大狱。这次罢工,原本师兄杜慈恩也要参加的,毕竟逼着朝廷提高伙食,对每一个工人来说都是好事。当师兄把这件事告诉了吴峰年后,却被吴峰年及时劝阻了。杜慈恩想了一想,自己每天跟着师弟吴峰年吃得并不错,真的没必要参加这样的罢工,最终这次他没掺和进去。因为这次罢工,朝廷也增加了兵力,时刻监督工人们。然而,很快又一次罢工在工人中间酝酿。这次主要是为了争取让朝廷加工钱。几个头目事先找到了杜慈恩商量。虽然,杜慈恩的工资不低,但谁会嫌自己的工钱多呢。经过几个为首工人的怂恿,杜慈恩决定加入他们。杜慈恩为此找了师弟吴峰年,也想让他加入。然而,吴峰年既没有答应加入,也没有劝阻师兄加入。毕竟为工人争取到更高的工钱,对自己也非常有利。

两名闹事者被抓

果然,一场大罢工又开始了。罢工的工人们在各木厂散发传单,并要求政府每天再加八百文工钱。如果不能加钱,将拒不施工。更加严重的是,罢工的工人居然把朝廷的两位官员绑到德胜门外后黑庙内,以此作为要挟。当时的步军统领衙门一片惊慌,甚至没有上级命令,就急忙派兵前去镇压。此后,整整用了五天的时间,才找到官员被押的地点。这次罢工震动了总负责人醇亲王奕譞,他把此事上奏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为了能让三海的工程按时完工,只好答应了工人们的要求。但她又命令,一定要严惩为首闹事的几个工人。不幸的是,杜慈恩也被逮捕,送进了大狱。知道师兄被抓进了大狱,吴峰年与师傅李世恩虽然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但无计可施。幸运的是,杜慈恩在被关押了三个月后,释放了出来。当然,他再也不能参与这次皇差了。因此,杜慈恩只能在木厂中教一教其他的学徒,做一些其他的活计。但每次吴峰年下工后,依然会叫着师兄到家里吃饭。程凤芝自然也早做好了三个人的饭菜等候着他们。此时的杜慈恩更加羡慕师弟吴峰年了。喝酒后,杜慈恩总会唠叨师弟不仅挣钱多,还有个好媳妇,每次回家都能吃上热乎的饭菜。师兄越这样说,吴峰年越觉得惭愧,毕竟增加工钱是师兄等人做出的牺牲。然而,吴峰年并不知道如何安慰师兄,话到嘴边又憋回去了。此时,妻子程凤芝却帮了丈夫的忙,总能替丈夫说上几句宽慰的话。话虽不多,但总能说到杜慈恩郁闷惆怅的心底里。

师哥

此时的杜慈恩感觉能到吴峰年家,听到程凤芝的宽慰,更甚于与师弟吴峰年喝酒聊天。久而久之,杜慈恩心里一感觉堵得慌,就会以找师弟吴峰年喝酒为借口,让程凤芝宽慰他几句。程凤芝在宽慰杜慈恩的时候,也似乎感觉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程凤芝与丈夫吴峰年说不上几句话,一是,丈夫不擅于说话,二是本身一天的工作就已经很累了。吴峰年只知道把自己挣的钱交给妻子,能吃上妻子做的饭菜就非常满足了。但他不知道像妻子这样的人更需要一个说话的人。就这样,活计少,时间多,心中郁闷的师兄杜慈恩就成了程凤芝倾诉的对象。杜慈恩的郁闷也只能程凤芝释解,而程凤芝心中的话也能趁此机会说出来。就这样,两人的关系不知不觉更近了一步,这自然是一天忙忙碌碌的吴峰年难以察觉的。吴峰年还像以前那样请师兄到家里喝酒,甚至有时师兄会刻意央求吴峰年请他到家喝酒聊天。当师兄俩喝酒聊天时,在一旁的程凤芝也比以前更能插话了。每一次都能恰如其分地逗得师兄弟前仰后合,给喝酒后的他们又加了几分醉意。

妻子

一转眼,吴峰年已经来京师两年了,三海的工程已到了完工的阶段。为了能提前完工,给老佛爷一个惊喜,官员逼得更紧了,这自然让工人们负担更重了。吴峰年每天回家都累得直不起腰,但他还是经常请师兄到家里喝两杯。有时他累得实在疲惫不堪,连吃饭都不想吃时,师兄又偏偏让他请客喝酒。更是有几次,当吴峰年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后,师兄已经坐在桌子前等着他了。好像师兄成了这个家的主人,自己反成了客人。即使这样,吴峰年依然会坐下与师兄喝上两杯,但由于一天忙活得太累,他也实在不想说话了。这时,他只能迷迷糊糊地听着妻子程凤芝与师兄说话,自己反而插不上嘴。由于,本身累得身心疲乏,回到家又要和师兄喝到半夜,时间一长,吴峰年实在撑不住了。一天,当吴峰年正在干活时,精神恍惚的他,不小心让一块倒下的木头砸到左臂。活是不能干了,他请假后,耷拉着左胳膊去看正骨大夫。正骨大夫把他错位的胳膊接上后,又让他到药铺拿些药,回家休养。就这样,拿完药,吴峰年拖着疲惫的身子,迈着像装了铅似的脚,一步步往家走。然而,当他走到家,推开门,看到妻子与师兄不堪入目的一面。原本,无精打采的吴峰年瞬间清醒了,然而,当他用力向师兄扔出右手中的药包后,却因太气愤直接昏死过去了。当他醒来,大夫坐在他旁边,而妻子坐在稍远的地方不停哭泣,师兄早已逃之夭夭。吴峰年使足劲要起来,但终因身体太虚而失败了。大夫让他静养,吴峰年点了点头,但心里如火一般,眼睛恶狠狠地看着一旁的妻子。大夫看到病人醒来,并无大碍之后,嘱咐程凤芝几句,就走了。程凤芝不敢看丈夫的眼睛,只是不停地用手帕捂着眼哭泣。此时,吴峰年的眼角也流下了泪水。这泪水中的苦只有吴峰年本人能体会到。

师傅

师兄杜慈恩惊慌失措地跑回了木厂,师傅下工回来后,他把事情告诉了师傅。李世恩听到后,大怒不已,一气之下抽了杜慈恩几个耳光。为了让大徒弟弥补过错,李世恩让杜慈恩不要逃避,并让他向师弟谢罪。李世恩与杜慈恩一前一后来到吴峰年家中。当躺在床上的吴峰年看到师兄杜慈恩后,怒火中烧,一下子坐了起来,眼睛直瞪瞪看着师傅身后的师兄。师傅李世恩三步变作两步,急忙跑到床边,慢慢地让身体虚弱的吴峰年躺下。杜慈恩站在远处不敢向前一步,眼角扫了一下,在一旁哭泣的程凤芝。师傅李世恩怒吼着让杜慈恩向前跪下。杜慈恩赶忙跑向前,扑通一声跪在吴峰年的床边,一边说着请师弟原谅,一边双手抽着自己的耳光。吴峰年看到这一幕,使劲地翻过身背对着师兄。此时,李世恩也为大徒弟求情,但吴峰年只是背对着,没有说一句话,只是眼泪不停地从眼角流下。就这样,师兄跪了半个小时,也抽了半个小时后,吴峰年用力地吼出一个字“滚”。师傅李世恩忙示意大徒弟赶快离开。此时,师傅李世恩又走到程凤芝身边,悄悄地让她给吴峰年做口饭吃。程凤芝哭肿着眼睛,点点头,急忙走进厨房。李世恩回到吴峰年的床边,想和徒弟聊一聊。但吴峰年哽咽着说了一句“师傅您回去吧,我想静一静。”师傅李世恩没有说什么,摇摇头回去了,毕竟明天还要按时上工。

师弟

程凤芝把饭菜做好后,放在床边,也不敢和丈夫说话。当然,吴峰年也没有吃一口,第二天早晨,感觉元气恢复的吴峰年挣扎着起了床。此时,妻子程凤芝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他悄悄地出门后,在早点铺吃了早饭,感觉身体热乎了,自己被砸脱位的左臂也疼得轻了。此时,他朝着天泰木厂的方向看了看。然后,他雇了一辆骡车,出了广渠门直奔通州,按照两年前的原路,返回了老家济南府。两年前,他是与前来邀请他的师兄一起进京的,现在他孤身一人回来了。他回到济南府,重操旧业,努力工作,试图忘记那个女人,那个男人,甚至自己的师傅。然而,六年后,因为生意的关系,他又与师兄与师傅不期而遇。这一次,他们却成了生意上的对手。

flexpoint

flexpoint

仪器影像仪

影像仪测量仪

本文地址:http://www.cj8815.cn/8731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信音电子今日申购顶格申购需配市值12万-顶格申购需要多少钱
下一篇: 俩售电民企注册通过何时卖电还得再等等-山东龙飞售电有限公司